2021年5月,我即将迎来我自己的毕业季,经历了三年师兄师姐的毕业季,终于也轮到了我自己
去年这个时间,还在家里无忧无虑地上着课,讨论着怎么逃课,讨论着怎么在学校举办的IT文化节混个分
前几天有一个师弟来找我,说可以问问我一些关于面试、复习重点、跟公司谈薪资之类的问题吗?
当时的我还在公司努力的写单元测试,一时之间,我竟然不知道从何说起,于是让他晚上来我宿舍聊聊天
这个师弟问的问题,实在是太庞大了,于是便萌生了这么一个想法,回顾一下自己的一些经历,也是鞭策自己吧
那就按照时间顺序来吧,让记忆回溯到2020年,我的大三上学期寒假期间
记得是一月吧,那个时候在学校的雅思考试机构做助考人员,因为天时地利的原因,老师推荐我来值班
一天下来也可以赚个100多,对学生的我来说,挺多的了,寒假做完就可以给自己换个手机了,加上家里住的近,想回去随时都可以回去,在学校多好啊,自由自在的
后来就听说了武汉那边有疫情,清楚地记得年前从学校回家的那天,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上公交车的时候,全部人都在戴着口罩,尽管那个时候已经知道疫情的发生,但是还没有意识到已经如此严重了
于是乎,在随后的时间里,武汉封城、村里封路、居家办公、居家上学、健康码的推出、口罩紧缺等等,一系列突入其来的事情让我猝不及防,在师兄师姐的口中更是包含了许多的无奈
接着学校宣布延迟回校时间,又从延迟到不回校,一切发生得太快了。那段时间铺天盖地的疫情消息,还有老大科比的意外,让我一度有点怀疑人生,真心的觉得,能吃就是福
,2020的开年,真的是开年不利啊
在家的我除了上网课之外,还会自学一些技术,也是在那个时间,自学了 MyBatis、Hibernate、SpringBoot、Swagger、Shiro、SpringMVC 、MyBatisPlus
这些技术框架,也因为学校课程去系统地学习了23种设计模式,也把学习过程记录了下来,分享了出去,尽管这些质量不是很高,在看到浏览收藏的人数这么多之后,也会更加激励自己
是不是看起来很厉害,确实啊,我那个时候也以为自己学的很超前了,结果在上软件设计课的时候,无意中听到别人已经在看 Java 集合框架
源码了,看看别人,你还会以为自己学的快吗?
那个时候,每天学习效率低下,很难像学校那样集中精神,加上自己的朋友圈没有几个大佬是真的去找工作的,慢慢自己也就松懈了,完成了一个不知道是什么鬼的Web设计和一个安卓应用,还有学校那无敌鸡肋的校企合作课程,实话说,上那些课,真的是感觉有点浪费自己的时间,我网上随便找的培训课程都比这玩意好
后来自己去看 Vue.js + ElementUI
的实战,看了一些秒杀项目的实战,也动手做了一些小东西,但遗憾的是,没有把他们好好的完成了,烂尾了,于是我也开始意识到,找到一个师傅带自己入门真的能够少走好多的弯路
说实话,那个时候上校企合作的课程真的让我动心了,是真的有点想去报名一个培训班,我甚至还自己去咨询了黑马的课程和尚硅谷的课程,但是对我来说,学费真的太贵了,虽然说这东西真的对自己很有帮助,但是我也不想给自己的父母带来太多的负担,说到底,自己不努力罢了
我家是农村的,老爸老妈辛辛苦苦进到城里,把我拉扯大,在大城市里面上学读书,说到这些,难免还是会想感叹一句,没有什么是公平的。
从小到大印象最深刻的标签就是异地生,因为这个身份,小升初是个门槛,中考更是个门槛,筛掉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我算是幸运的,小学在父亲的严厉之下,基础还算可以,凭着老本一路混到了现在
是不是有点扯远了,其实不然,只是为了让看到的人,包括我自己,更加珍惜这一切来之不易的机会
话说回来,随着许多人的共同努力,疫情慢慢被控制住了,也有望在下半年回到学校了,就这样,我进入了大四,还记得刚回来的那段时间,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觉自己还在大三
大四上学期的开学前两个月还有一些课程,不过也无关大雅,那段时期主要是在投简历吧,一边投,一边修改,还记得我的第一个Offer吧,是一个电信研究所给的,给的是 Python 岗位,就因为我的简历上写我做过 Python 的项目,而且我猜是因为我的 Java 能力太差了
后来因为我实在不想做Python岗位,加上第一次拿到Offer,心里难免会很忐忑,阴差阳错之下也就错失了这次机会,现在想想,要是那个时候去了,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之前,我一直投的都是大厂的简历,那段时间做校招笔试是一种常态,其实现在看来,我的方向就已经错了,对于一个二本院校学生,而且还没有什么竞赛经验和项目经验,我怎么敢去投大厂的啊
所以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认清自己的水平,否则就会像我这样,浪费了时间,错失了机会
后来大概十月份左右吧,看到了图灵学院和鲁班学院这样的一些线上教育机构,听了一些公开课之后觉得还不错,就和同学几个人一起买了,用京东白条,分了12期,这样算起来,也负担得起,跟着这些机构的学习路线好好学,真的可以掌握很多。
涉嫌打广告了哈哈哈哈,其实这东西见仁见智,自学能力强就没必要买,自学能力不是很好的,买一下真的可以帮助很多。其实在我看来线上和线下主要的区别就是和老师的互动和对自己的监督,线上课程未必就没有线下课程好,一句话,还是认清自己,性价比高不等于便宜,贵也不等于性价比低,都是投资自己罢了。
课程买到手,就是无尽的学习,那段时间,由于很多原因吧,反正不是工作也不是学习,自己的状态不是很好,加上在家待久了,整个人胖了好多,也会去跳绳打球,现在想起来,那段会议还是很珍贵的。
之后在同学的推荐之下,我进到了一家公司实习,规模不大,技术不难,对于我来说是个挺好的跳板,大概实习了两个月吧,12月份就离职了。不过现在想起来,这家公司貌似也不比我的第一个Offer电信研究所好多少,那个时候,谁知道呢,谁又能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呢,至少现在看来,实习还是越早越好,太晚就会导致后面的时间很紧,毕竟一个月的时间,你又能做些什么呢?
到这里为止吧,是不是也可以解答一下那位师弟的问题了
第一个面试,其实每个人的面试都可以不同,每次别人问我,这个公司面试问什么啊,我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面试官不是机器,他会根据你的回答表现,结合你的简历问你,如果你写了你会并发,那肯定会问并发的基础啊,例如什么是八锁、Synchronized和Volatile的特性、ReentrantLock等这些很八股文的东西,但是假如你的简历没写,那他问个鬼啊。所以,看着自己的简历,结合别人的面经准备一下,真正面试的时候一些基本的东西你都是可以回答的七七八八的,如果你能够深入回答,那么恭喜你,你给面试官的印象肯定好了很多。
第二个复习重点,就像上面说的,你的大纲就是你的简历,简历怎么写,你就怎么复习,对于基础的东西,什么都是重点,你能说你会用ArrayList而不会LinkedList吗?所以我学会的一个方法就是,对比学习,数组和链表就是一个对比,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也是一个对比。
看到别人说,整理成思维导图可以帮助理解,没错,很多公众号的文章都会带上思维导图,所以我们自己也不妨试着总结一下,但是记住,这个过程会非常耗费时间,而且往往你自己会无法总结的那么全面,那么推荐一个方法,就是对比总结,拆开来说,先看一遍大概,然后自己去总结,然后跟别人总结的对比一下,然后自己重新再总结以此,再去看第三方的总结,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技术博客也不要只看一家的。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总结,特别是阶段性总结,很重要,可以说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甚至是一年,就像这篇,回顾自己的经历,总结一下更好的方法,也可以是技术总结,方式方法很多,多听多看多动手。
很喜欢的一句话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 《儒孝篇》
可能英文更多人听过
I see and I forget, I heard and I remember, I do and I understand.
复制代码
第三个就是谈薪资,其实在我的角度来说,实习的工资真的不是很重要,当然也不能说不重要,根据我的观察,未必就是实习工资越高公司越牛批,但是太低的,那基本就别考虑了。
实习实习,就是要实地去学习学习,既然是学习,你怎么还能要求给你很高的工资呢,首先你不是应届毕业生,你才只是个大三的,其次大三的学生,你要是连微服务都搞不懂,你去到公司甚至还要老员工花时间精力教你,你又凭什么拿到那么高的工资呢?当然,实力好的除外。
所以啊,实习阶段,平台为主,福利待遇为辅,钱往往都是附属品,能力地位上去了,钱自然也就有了,拧好每一颗螺丝钉,看清自己脚下的路。
一路吧啦吧啦了这么多,要是有什么意见想法问题,欢迎交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