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深度选择器
比如你使用了别人的组件或者自己开发一个组件,有时候你修改一处就可能影响到别的地方,这个时候要么你不用别人的组件,自己重新封装一个,但很多时候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就需要有一个方法或者方式,既不影响到别的地方,又能修改子组件在当前的样式。
例如使用UI组件库的时候,想要修改其中的一小块地方,但在代码中又找不到相应的class,就需要去浏览器的element树中寻找相应的class,加上/deep/就可以修改。
//可以在父组件中选择到子组件的class
<style scoped>
/deep/ .title{
color: #ff0;
}
</style>
复制代码
style scoped
在vue组件中,为了使样式私有化(模块化),不对全局造成污染,可以在style标签上添加scoped属性以表示它的只属于当下的模块。
scoped实现私有化的原理
通过观察DOM结构可以发现:vue通过在DOM结构以及css样式上加上唯一的标记,保证唯一,达到样式私有化,不污染全局的作用,如图,样式属性上也会多一个该字符,以保证唯一可以看出加上scoped后的组件里的标签都会多一个 data-v-8dc7cce2 的属性,并且在css样式部分可以看出。
scoped的实现是借助了PostCSS实现的
由此可知,添加scoped属性的组件,为了达到不污染全局,做了如下处理:
- 给HTML的DOM节点加一个不重复属性 data-v-8dc7cce2 标志唯一性
- 在添加scoped属性的组件的每个样式选择器后添加一个等同与“不重复属性”相同的字段,实现类似于“作用域”的作用,不影响全局
- 如果组件内部还有组件,只会给最外层的组件里的标签加上唯一属性字段,不影响组件内部引用的组件( 注意 )
scoped的弊端
大家都知道css样式有一个优先级的说法,scoped的这一操作,虽然达到了组件样式模块化的目的,但是会造成一种后果:每个样式的权重加重了:理论上我们要去修改这个样式,需要更高的权重去覆盖这个样式。这是增加复杂度的其中一个维度。
- 父组件无scoped属性,子组件带有scoped,父组件是无法操作子组件的样式的(原因在原理中可知),虽然我们可以在全局中通过该类标签的标签选择器设置样式,但会影响到其他组件
- 父组件有scoped属性,子组件无,父组件也无法设置子组件样式,因为父组件的所有标签都会带有data-v-469af010唯一标志,但子组件不会带有这个唯一标志属性,与1同理,虽然我们可以在全局中通过该类标签的标签选择器设置样式,但会影响到其他组件
- 父子组建都有,同理也无法设置样式,更改起来增加代码量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