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与更文挑战的第10天,活动详情查看: 更文挑战
前言
公众号给npy的前端秘籍
加vx?16639199716,拉你进群嗷~❤️
面试需要我们会什么?
-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 -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
体系结构
和典型网络协议
。了解典型网络设备
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 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
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
本专栏会梳理计算机网络中面试中和学习中所涉及到的知识???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梳理了计算机网络的概述,那么这篇文章将带领大家学习一下体系结构以及参考模型?
回顾上一期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我们可以看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前端需要了解的计算机网络知识, 这一专栏就够了!
一、分层、协议、接口、服务
为什么要分层?
- 发起通信的计算机必须将数据通信的通路进行激活
- 告诉网络如何识别目的主机
- 查明目的主机是否开机、并且联网正常
- 对方计算机中文件管理程序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工作
- 差错、意外可以解决
实体
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称为n层实体,同一层的实体叫对等实体
协议
为进行网络中的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起来的规则、标准或者约定(水平方向)
协议包含3个方面
语法
: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语义
:规定要完成的功能同步
: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接口
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入口
服务
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垂直)
分层的特点
-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 每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 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 结构上可分开,每层采用最合适的技术
?总结: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中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OSI参考模型
七层模型主要分为:
- 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每一层都向上层提供服务,并接受下层的服务,越向下越面向底层,越向上越面向用户。
?重要:
A主机经过中间系统传送数据给目的主机B的时候,上四层相当于端到端传输、而下三层相当于点到点
原因在于:中间系统最多只会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网络层。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的传输相当于买快递商家打包邮寄然后我们收到快递进行拆封的一系列行为。这里不展开讨论…
各层的功能以及典型协议
应用层
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典型的应用层服务:
- 文件传输(FTP)
- 电子邮件(SMTP)
- 万维网(HTTP)
表示层
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语法和语义)
功能一:数据格式变换(翻译官)
功能二:数据加密解密
功能三:数据压缩和恢复
会话层
向表示层实体/用户进程提供建立链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建立同步SYN)
功能一: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功能二:使用校验点可使会话在通信失败的时候从校验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适用于大文件传输)
传输层
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者用户数据报。
功能一:可靠传输(tcp)、不可靠传输(udp)
功能二:差错控制
功能三:流量控制
功能二:复用分用
网络层
主要任务:把分组从远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网络层的传输单位是数据报。
功能一:路由选择
功能二:差错控制
功能三:流量控制
功能二:拥塞控制
数据链路层
主要任务是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
传输单位是帧
功能一:成帧(定义帧的开始和结束)
功能二:差错控制
功能三:流量控制
功能四:访问接入控制
物理层
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单位是比特
功能一:定义接口特性
功能二:定义传输模式
功能三:定义传输速率
功能四:比特同步
功能五:比特编码
总结
专栏第一篇与大家一起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后续还会有更精彩的哇、一起加油哇~
❤️ 感谢大家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挺有有帮助的话:
点赞支持下吧,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内容(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 -_-)关注公众号给npy的前端秘籍,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觉得不错的话,也可以阅读其他文章(感谢朋友的鼓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