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码农,每次拿到产品给的文档后,就开始实现这个需求,没有什么对产品的思考是不是逐渐也就成了大公司流水线上的一环了。我们其实可以做更多的探索,比如你知道这个需求文档给到你手上之前,这个需求经历了什么?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吗?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需求在交到我们手上之前,也经历了很多的事情。
今天的文章主要讲第三步需求分析中一个常用的手段。
我们在经历了需求采集那个阶段后,手头上有各种各样可能要去实现的需求,那么我们就需要对每一条需求进行细致的梳理,确定每一个需求的商业价值。一个需求的商业价值是最值得大家头脑风暴讨论的。
商业价值由什么决定呢?
- 重要性(我们用卡诺模型来分析重要性)
- 紧急程度
- 持续时间
那么扯远一点为什么商业价值这么重要。其实我们在开始实现需求的时候,如何决定先实现哪个需求呢?我们会先实现性价比高的需求。那性价比是这么得出的呢?性价比 = 商业价值/开发量。所以我理解的是商业价值的分析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是把握整个企业节奏,命脉,走向的东西。毕竟每个需求都要给技术团队实现,如何决定他们的顺序,就是看性价比了。
卡诺模型
铺垫了这么多可以讲解卡诺模型了。不要忘了卡诺模型是在做商业价值分析时判断重要性的那一栏。
我们先来看看x,y轴表示的是什么?
y:满意程度。越往上越高
x:完成程度。越往右越高。
那么在这个坐标系中我们就可以画出下面三条曲线:
基础需求
我们看下面图片的最后一条曲线(绿色)。
什么是基础需求呢?我们从图像上可以观察到,如果这类需求越完善,客户的满意度并不会提示,而是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完善这类需求,那么客户就会非常的不满意。
举个例子,对于一家酒店来说卫生程度就是一个基础需求。对于高级的酒店,就算是再干净,我们可以喝马桶水,也不会对我们的满意度提升多少。但是一个酒店,如果不干净,那在我们心里早已经妈卖批了。
期望需求
这个需求对应我们中间那条直线,很直观的看到,我们的满意度和我们的需求完善程度成正比。我们做的越多客户越满意,做的越差客户越不满意。
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玩游戏的时候的操作体验,操作体验越好当然越满意,越差越不满意。
或者是一个投诉中心的处理效率。如果效率越高,满意程度越高,效率越低满意程度越低。
兴奋需求
这个对应我们图的最上面一条线。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这个需求没有实现客户并不会感到不满意,但是一旦我们实现了这些需求,客户的满意度会大增。
比如我们的一次航班一个顾客被升舱了,他的满意度一定会直线上升。
或者在游戏中,有些会引起强烈玩家共鸣的点比如吃鸡之后的大吉大利,晚上吃鸡。会让客户非常的爽。
有了这个分析模型我们就可以让我们的需求从结构上更有层次,基础需求,扩展需求和增值需求,我们也可以在一个版本的迭代汇里适当的分配这些需求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