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厂里撂了挑子,我默默自学起了Android|2021 年中总结

写过不少技术文章,今天换个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故事。

大四那年我被骗到了电子厂,无法忍受流水线的工作,愤而撩了挑子。前途一片渺茫的时候,我连夜爬起自学起了Android,开启了我的Android开发之路。至今已毕业多年,一直在这条热爱的道路上坚持着,快乐、知足、感恩。

分享我的故事之前,先简单回顾一下我这半年都干了啥。

这半年

年初看到了一篇文章《我的 2020 年终总结》,深受感染。作者杰哥在2020一整年,始终坚持日更输出,拿到了多个平台的证书和奖杯。同时还学做了多道菜品,期间还坚持健身和旅游放松。一年同样是365天,别人竟过得如此充实、如此精彩!

钦佩之余我不禁陷入了思考,联想到了自己。忽然意识到自高考以后,总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无疾而终,太久没有为一个目标而坚持了。 我想好好做成一件事情,我要给自己定个目标。我擅长Android开发,那就坚持写作,保证一两个礼拜输出一篇高质量文章。

一则将自己用心打磨的东西分享出来,帮助别的开发者;二来利用持续的输出倒逼自己不断地摄入新知识,迫使我持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定期总结的好习惯。但分享给大家看的东西不比私人笔记,需要注意很多细节,诸如深入的理解、通俗的讲解、友好的排版等等。

为此我做了很多准备,潜心学习了很多优质文章的行文风格、目录次序、MarkDown语言以及一堆作图工具。接着删除了手机、平板里的游戏和视频软件等一切时间杀手。另外收集了大量Android相关的优质话题。并买了个专业的待办事项App,用来随时记录新的灵感,高效地安排每篇文章的写作计划。万事俱备,一月底的时候就开始了半学习、半摸索的写作之路。

写了一些文章

半年不到的时间内我输出了十四篇技术文章和三篇随笔。技术文章主要聚焦在Android领域比较流行的话题,比如持续火爆的Jetpack框架,重大UI变革的Compose 工具包,即将发布的Android 12系统以及国人热捧的鸿蒙系统。

被多个官方转载

自High的文章没有价值,好在我不是自我感动,写的文章被多个官方平台转载。【深度解读Jetpack框架的基石-AppCompat】是第一篇被Google转载的文章,我很激动、也很意外。因为那是今年输出的第一篇文章,排版和措辞都略显粗糙。很感谢他们提供的平台,这些认同让我坚定了写作方向。

2篇文章被Android官方公众号转载:

3篇文章被CSDN官方公众号转载:

1篇文章被搜狐技术公众号分享:

1篇文章被掘金官方公众号转载:

额外赞扬一波掘金平台,上面的高质量文章很多,技术氛围很好。我在这里读到了很多优质文章,也结识了很多优秀作者。而且相较其他平台,掘金对于新人更加友好,只要你的文章认真、质量过关,掘金不会吝啬曝光量。我入驻掘金的时间不长,但前两个月都闯进了移动端前二十的作者榜单,比心。

特别感谢鸿神

从事Android工作以来,拜读过鸿神的很多文章,但并不认识。写文章这段时间与鸿神有了多次交流,在钦佩他技术厉害的同时,更感受到他为人的Nice。很感激他的个人公众号转载过我多篇文章,给予的帮助。

接受认可以及批评

当然,输出文章的初衷还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欣慰的是文章受到了很多积极的评价:有留下“全网最佳”评价的朋友,也有专门加我好友跟我道谢的朋友。你们的认可是我持续输出的最大动力。

有赞扬自然也有批评,有些朋友说我某个知识点没提到、评价Demo难以理解、吐槽技术点过时。。。真的,我诚恳接受每个批评,将努力发掘和改正这些不足。

我沉迷于将一个技术点一次性讲清楚,又常常选取一个大的话题,最终导致文章的篇幅都很大。这又需要准备很长时间,而这些时间都来源于工作、生活之余的零碎片段。思路非常很容易被打断,一不小心就错过某个细节,或者代码写得仓促,请大家多多包涵。

那年高考

回到文章的标题上来,回顾下我与Android结缘的心路历程,这还得从那年高考讲起。

高考已过十年有余,那会儿的江苏高考已经很卷,一年一度的新政策搞得我们无所适从。还好我高二那年一鼓作气,势如破竹拿下小四门全A。可惜高考的时候还是大意了,即便我侥幸冲破了葛军神卷的围堵,还是栽在了语文作文上。不会出问题的化学还是出了问题,痛失了6A。在双重失利的情况下,艰难地挺过了一本线。

与理想的211大学失之交臂后,只能在一众双非大学里碰碰运气了。路过江苏大学招生座位的时候,他们的老师对我兴趣十足,想跟我签订个志愿协议:保证能上他们学校的四个好专业之一,最终录取则要按照我定的顺序来。他提供了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这几个专业,事实上这个顺序已经按照分数线进行了由高到低的排名。

爸爸和我在前一分钟还不知道江苏有个不在南京的江苏大学(散装江苏还真不是说笑的)。我们对于这个大学和这些专业完全不了解,彻底犯了难。不知道怎么选,更不知道怎么排序。在这重要的抉择时刻,爸爸把选择权交给了我,让我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内心OS:呐,你自己选哦,选错了别怨我)。

面对这一众陌生又熟悉的名词,稚嫩的高三学生开始了他的内心戏:

  • 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是要学修车吗,还是做拖拉机,摩托车啥的,还是不要了吧
  • 电气工程?是学做电工吗,上电线杆修变压器的那种?但跟我喜欢的物理貌似有点关系,还不错
  •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电路?芯片?手机?手机能打电话、发短信、玩游戏,高端、有意思,就它了

所以我在协议上郑重写下了:电子信息工程 > 电气工程 > 机械工程> 车辆工程。是的,我把顺序完美调了个头,哈哈。爸爸看到这个完全颠倒的顺序后,一脸疑惑,隐约不安。但确认了我坚定无比的眼神后,欲言又止,不想耽误我的远大前程。

12-widget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