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Apple,这里是《与焦虑抑郁同行》,今天和大家聊聊焦虑这件事~
“马上要开题答辩了,我还一点都没准备好,我好焦虑啊”
“女朋友又和我闹分手,快崩溃了”
“leader 又安排了不合理的工作,好难”
“刚入职就搞了一个P0的故障,好烦”
类似的情景是不是很熟悉,生活中没有一帆风顺,磕磕绊绊,总有一些让人有情绪的地方。说到底,焦虑本身也是一种情绪,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焦虑、焦虑状态和焦虑症。
-
什么是焦虑
焦虑(Anxiety)是指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
白话的解释就是对未来的、可能不太好的事情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焦虑是人类在面对危机时的自然情绪反应,作用在于提高警觉,使人采取行动去避开危险和处理当前困难,以度过险境。
比如因为没有准备好开题报告而焦虑的学生,可能会在接下来两周泡在实验室里准备开题报告;刚入职就搞了个P0的程序员,很可能会更认真的复盘故障原因,更谨慎的向同事请教经验。因此适当和短暂的焦虑情绪是正常和有正面作用的。然而,若焦虑情绪长期持续而又处理不当,可发展成病例状态。
-
什么是焦虑状态
焦虑状态是介于焦虑情绪和 焦虑症 之间的一种状态,比焦虑情绪重而较焦虑症轻,焦虑状态有明显的焦虑情绪,烦躁,易怒,易激惹,紧张,坐立不安,伴随睡眠障碍以及一些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如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出冷汗,但这些症状一般时间较短,可有一定诱因,且是时好时坏,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缓解。
焦虑状态会比焦虑情绪更严重一点,主要体现在:
(1)情绪体验:焦虑状态时,烦躁、紧张等情绪会更强烈
(2)身体体验:焦虑状态时,会出现体感强烈的心慌、发力、失眠、多梦等等
(3)持续时间:焦虑状态,一般不是一次性的,可能会持续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状态时好时坏,有些焦虑状态的症状发作会慢慢呈现规律,比如晨起心慌心悸
(4)自我感知:一般进入焦虑状态,对工作、生活多多少少都会有影响,因此自己一般也会有意识,“我最近不太对,我可能是出了点问题等等”
我身边的例子,有一部分焦虑状态是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恢复正常的,也有一些需要心理医生或者医生的治疗,我最大的反思就是 “别自己硬抗” 。后面我会专门来介绍一些,我自己和身边的朋友用的比较好的焦虑状态的调整方法。
-
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症(anxiety),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panic attack)两种形式。
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1)情绪症状 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植物神经症状 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 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急性焦虑(惊恐发作)
(1)濒死感或失控感 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 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3)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 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4)极易误诊 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
焦虑症的比焦虑状态更严重,一般主要体现:
(1)情绪及身体体验:焦虑症的紧张、担心大部分是超越现实、不受控制的,
(2)诊断:焦虑症的诊断是非常严谨的,医生会做一整套的定性、定量和排他检查,最终得出诊断结果。如果想知道自己的真实状态,建议去正规医院,不要去心理咨询机构或者自测一下,就给自己扣一个焦虑症的帽子。
(3)治疗:我身边焦虑症患者,包括我自己,都是需要药物治疗的,且用药周期都在一年以上。但焦虑症一定要吃药吗?这个我可能也没办法直接给一个肯定的答案。
好了,上面都是一些基本的概念,算是一个快速的科普,后面会继续聊一下焦虑状态的调整、焦虑症的诊断和治疗等等。
说明:部分内容可能会直接引用网上现成的研究/观点,有问题联系我,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