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
我在
W大
开始稳住脚跟,成为了柯老师的左膀右臂,生活与工作开始步入正轨。但贫穷依然是我的痛处。
2017年,我27岁,已婚,育有一女,无房无车。
幸运的是,我几经周折,来到了自己喜欢、且成长性不错的行业。
那时,我渴求金钱,却只有一份稳稳当当年薪 10W
的工作。
因为渴求,所以谋求。
本篇,就作为专题讲一讲我在工作之余的,那些 搞钱路子。
一、来自老板的补贴
“老板”,本系列里所有我提到的 “老板” 其实只有一位,那就是我的第一位老板,“森森科技”的老板。
本来我可以给他一个“哥字辈”的外号,和“磊哥”类似。但很可惜,他单名一个“伟”字,这直接阻碍了我拉进自己和他的距离,只能称他一声某总;
老板毕业于 W大
,早年也是一位程序员。
2012年,年轻气盛的他辞去工作,自己做了一套 “智能点餐” 系统跑回武汉,开始创业。
他也曾经骑着自行车满大街地、一家餐馆一家餐馆地进行宣传,但非常可惜的是,他的创业失败了。
不过后来他有幸遇到了一些做生意的朋友,便开始操办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生意,做过强弱电的工程,再后来就开始接盘运营 “宅宝科技”。
后来,便进入到《春哥故事会 01》里的时间线,我在 QQ群
里看见有人发招聘启事。
那人便是老板了。
后来他成了我的老板,我们也一起经历了 “宅宝公司” 融资梦破灭、 外包项目赔钱 8 万、 “微信养号产品”创业失败 诸多浮沉。
机缘巧合,老板这次又变成了 “教育信息化” 外包人力提供商。
我则成为老板的甲方。
在此前提下,老板又为我创造了一些 赚钱的机会。
我需要承担起:给老板招聘外包人员的责任(上一集说过)、教这些人做项目、帮他们做烂尾的项目收拾残局等;
这些事情,是在柯老师的授意下进行的。
因为这桩交易,是完全符合柯老师本身的利益的。
作为交换,老板每月支付我
2K
劳务报酬。
这是我所有额外收入里最稳定的一项,但也同时是最累的一项。
- 招人要忍受可怕的死亡凝视
- 教人要忍受糟心的对牛弹琴
- 收拾残局……你体会过那种捏着拳头熬夜,帮别人改代码的感觉吗?
二、监考
身为 W大
的劳务派遣人员,是可以享受和正式员工相同的 “监考” 的福利的。
为啥说监考是福利?
因为收益。
四六级,每场 200
、日语一级 150
,诸如此类。
但是最让人心动的还要属 司法考试,两天 4场
,合计 1200
元,可谓是报酬丰厚。
但其实监考也是件体力活儿。
以司法考试为例,需要早上 5点半
起床, 6点半
抵达考点,分配领取考场配置、张贴门牌、座次 等一系列操作。
等到考生入场也还得按照规定维持秩序、签到。
后续按规章念要求、拆封、发试卷、巡视、提醒等……
监考人员一整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
有时间你看到监考官在考场里走来走去,其实他可能只是因为站得腰疼,又不能坐下,只好靠走动缓解疲劳……
监考的收入,并不稳定,聊以补贴家用。
三、私活儿,程序员的灵魂
私活儿其实并不太私。
因为我的私活儿大多都是老板安排给我的,有时候是他的需求,有时候他仅仅是个中间商。
比如:
有一次,他需要给 W大
的某个部门做一个自动排课的系统,其核心需要一个寻求 “自动排课解法” 的算法程序。但他招的那帮刚培训出来不久的外包人员确实没有这种能力。
于是老板便拿出 1个W
让我替他解决掉这个算法的难题。
为此,我专门刷了半个月的 leetCode
,然后发现 “排课问题” 和 “N皇后问题” 其实很像,于是最后使用深度优先的 “回溯算法” 解决了问题,将 1个W
揣入口袋。
其实,哪有上面说的这么轻松?调试、分析实际生产遇到的问题、整理数据这种脏活都需要我亲自动手……
再比如:
某年湖北某市 gov
有个 XX数据管理系统
的简单需求,以 20W
的价格外包出来,经过 4-5
轮的转手,最后从老板手中交给我,价格降到了 2W
。
我使用 node.js
+ mysql
+ jquery
完成了业务开发,拿到了 2W
的酬劳,并维护了 1年
时间。
这活儿还算轻松,维护期也没啥幺蛾子。
最轻松的一次私活,当属:
给老板的一个朋友做了一套 小程序
+ 后台管理系统
,用以维护其公司的客户。
但是整套系统,客户只在验收时使用了一次,后续就再也没有使用过。我却收到了全部的款项 —— 2.4 W
。
不用维护的私活,可太香了。
私活儿的频率并不稳定,收入也有高又低,但数额巨大,耗费精力极多,是我最重要的增收来源之一。
一年也能为我带来几个 W
的收入。
四、写作与赚钱
写小说其实是能赚钱的。
我一直都是个 文艺青年。
我从 15
岁起就开始写小说、现代诗,不过通常都是自娱自乐,在同学圈子里有个隐隐约约的名声。
读大学时我任过学校文学社的社长。帮同学写过情书。
我最爱古龙的武侠,也喜欢江南的《九州缥缈录》,更在大学里荒废大把大把的时间看《盘龙》、《紫川》这种网络小说。
写作在此之前,都是我生命里自娱自乐的一个玩具而已。
不过,贫穷让我开窍。
一个夏天的夜晚,手头没有私活,我突然意识到我可以通过写网络小说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
最开始,我写了一个“王者荣耀”主题的玄幻小说,但被编辑毙了。
然后我又接连写了两个玄幻主题的开头,投给了阿里文学的编辑,不过编辑都只肯给我“分成合同”。
所谓“分成合同”,就是读者订阅的钱,作者和平台55分账,读者不订阅就没钱。
我可不是来拼梦的。
于是我重新动笔,写了一个 3W
字的都市文开头,讲述一个少年下载了一个神奇的游戏,通过游戏他能连接天宫,获得各种奇妙机缘。
阿里文学的编辑看了这个开头,一拍大腿,给了我 10元/千字
的保底合同。
所谓保底,便是说无论读者是否订阅,我都能获得
10元/千字
的保底收入,当读者订阅超过我拿的收入之后,超出部分我便可以和平台46分成。
通常来说,分成合同适合大神;保底合同适合新人。
拿到了“10元/千字”的合同,我也算是心满意足,开始了我的水字数薅羊毛的网文之旅。
五、摊牌了:我太监了
网文圈,很卷。
真正能赚钱的作者,不到一半;至于 “月入过万”, 那已经是网文圈里非常成功的存在了,百不存一。
更让人感到焦虑的是,大部分作者永远无法预料到自己下一部作品是爆红,还是扑街。
上一本几千均订,下一部百来均订的例子比比皆是。
网文作者门槛极低,只要是读过几本小说的,会写汉字的就能入场厮杀。
但其隐藏的门槛却极高,市场直接校验你的产出,成王败寇。
既然我不是来追梦的,那我便把目标定的很明确:就赚那 千字10元
的保底收入。
基本每个月我都能从阿里文学赚来一千多元的保底。
所耗费的时间,便是每天晚上回家后的两个多小时,及周末的几个小时。
但是时间久了,或者有其他事务压力时,码字其实也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情,我也经常会出现码字到后半夜的情况了。
后来因为精力不济,又适逢自己接了个收益可观的私活儿,便和编辑商量了一声,太监了。
一刀下去,全书终于 60
余万字。
我总共从阿里文学获得了 6K+
的稿费。
而均订嘛……大概只有可怜的 60
均订左右吧……
阿里大文娱的倒台,不能说没有我的一份功劳吧?
如果有人问我是否值得尝试去写网文,我的建议是:
除非你极有天赋,可以通过写作成为那万中无一的头部写手,否则写书注定是没有写代码收益高的。
写代码你有周末、有五险一金、能成长、有沉淀,有稳定的预期。
而网文圈,说是养蛊,恰如其分。
后来哪怕我看小说看得再手痒,也终于没有再动过一分 “靠写作讨生活” 的念头了。
六、关于滚回三线的想法
有一段时间,我妈带着我女儿到武汉长住。
看着我工作之余,又是 “私活”,又是 “写小说”,每天早上 6点
出门,晚上 12点
以后才能睡觉。
老人也很心疼。
于是我妈对我说:“春子,武汉可能不适合我们,要不我们还是回老家找点事做吧。”
我的回答是沉默。
对于母亲的话语,我内心的情绪是 不甘,是不愿,是不想认命。我来此一遭,这样玩命学习、玩命工作,凭什么不能在武汉拼一个安身立命?
真正让我动摇的还是房价。
再往后,时间临近 2018
春节。
武汉的房价已经疯长到一个可怕的程度。
我和我媳妇做了 1W7/平
的预算,却发现在武汉要么只能买特别偏远的小区,要么只能买老破小。
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我可能真的在武汉生活不下去了,明明已经拼了命的努力,但是为什么想要有尊严地带着家人过体面的生活,却那么困难呢?
那一刻,我也萌生出了 “滚回三线” 的想法的。
在和我媳妇商量过这个打算后,媳妇表示她听我的。
于是2018年临过年,我媳妇便作为先锋回去考察老家宜昌的房价。
这一看,可把我们高兴坏了。
To Be Continue
本章结束。
系列未完。
本章说
我是春哥
。
大龄前端打工仔,依然在努力学习。
我的目标是给大家分享最实用、最有用的知识点,希望大家都可以早早下班,并可以飞速完成工作,淡定摸鱼?。
你可以在公众号里找到我:前端要摸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