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哥故事会 10】初心与回响(?完结?)

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转行咨询者

遇事不决转码农。——广为流传的一句箴言。

转行成为 “程序员”,听起来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也听起来是一件颇有 “钱途”的事情。

自从我转行以后,我的亲戚朋友里少说有一二十人向我表达过 “想转行码农” 的意愿,咨询转行的法门。

春哥,我现在这工作实在没啥前途,我也想跟你学,转行写代码。……

大春,如果我想和你一样转行程序员,我应该怎么学习?……

我工作太闲了,想学点编程业余时间接私活赚钱,应该学啥?……

……

这样的问题我实在是遇到了太多太多。

起初,面对向我咨询的人,我非常热情,觉得又是一名 “同道中人”,未来成长的路上也有人交谈。

第一个 向我咨询 “转行方法” 的朋友,我热情地给他推荐书籍、视频、学习路线等。

不过此后我却依然隔几天就在朋友圈看到他晚上去喝酒嗨皮的动态。

当时我一心热切,跑去其朋友圈下评论:

“哥!别玩了,快回去学 java 基础!”

不过那朋友的回复却挺耐人寻味:

“你还真是尽职啊……”

这话我品来品去不是味道,便再也没有主动跟这哥们提起过 “自学编程” 的事情。很有默契的,这哥们也没有在和我提起过,他向我咨询的那一场交谈,就仿佛不曾发生过。

第二个 是朋友的朋友。不知如何得知我 “零基础自学转行” 成功的事迹,加了我的微信,向我询问学习什么比较容易。

这一次我收起了过分的热切,只是克制地分析了一下市场如何、各种方向入门难度如何。

后来这位仁兄也无音讯了。

第三位、第四位……向我咨询者一位接着一位,但我所知道真正能静心下来学习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其实只有一位。

二、特别的编程学习者

毫不修饰地说。

我媳妇的确、真的、确实是主动想学编程的。

在我接私活儿最繁忙的那段时间,她就主动问我:”学什么编程技能和你一起配合开发私活?分担你的压力?”

起初我只当她是说说,但也脱口而出心中的答案:”肯定是前端啊,简单。”

“老公,我就学前端吧!”

于是,我按照我学习的路线,给她推荐了 w3c school 网站,并给她推荐了一些视频。

没想到她是真学。

每天晚上我做私活儿时,她就在旁边用那台已经被我淘汰的 Y470 学习前端知识。

有不懂的就会问我。

学完了 HTMLcss 后,她已经可以初步独立构建一个登录页面样式了,再往下就必须学习 js 了。

为了降低难度,我没有让她学习枯燥的 js 语法,而是让她直接跟着教程学 jqueryapi,以便知晓 js 能做什么。

但是她还是没能迈过这一关,看了大概小半个月 jquery 后,她不得不承认这对她而言过于困难。

于是 “学习前端帮老公分担压力” 的计划就此破灭。

不过想起来,也还是挺萌的。蠢萌蠢萌。

三、初心

在见过了那么多 “有过转行念头” 的咨询者后,我渐渐有了明悟,自学转行这件事可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心中没有那么一点光明,也许当你碰到一个数小时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便会轰然倒在门外。

此后再有人问我 “如何自学转行” 之前,我都会礼貌的先问一问他们的初心。

倘若真有热爱或向往,那我或许会继续向下介绍。

如果初心是逃避,或者是其他什么,那大抵是迈不进这扇门的罢。

原来起初我如履薄冰选择的道路,并不是大家都能有勇气走下来的。

而是因为艰难,难怪有那么多编程培训班,收取巨额学费,创造 “沉没成本” 在很多人看来反而是促进学习的原动力。

我明白了:

哪怕是转行之初,我对这一行也是有期盼与热爱的。

如果不是热爱,我不会熬过那么多一个前途迷茫又坚定不移的夜。

如果不是期盼,我不会孤注一掷,在两边家长都表示 “不看好” 的前提下脱产学习。

既然有爱,有期盼,那就不应该忘记初心。

四、求职。求什么职?

在拒绝了所有的挽留之后,我开始带薪找工作。

关于要找一样什么工作,我是有过分析的。

首先,我分析了 2018年 当时市场的行情。

  • 行业趋势上,原生移动端持续低迷,各种 “小程序”、混合开发、跨平台技术层出不穷,所以安卓移动端开发不做考虑
  • 职业发展上,职业分工的细化是大势所趋,前后端一把撸的开发模式正在被前后端分离取代。全栈不可取
  • 个人特点上,我一直以来是个 “重前轻后” 的开发特点,因此从个人出发我是更喜欢前端的。
  • 从门槛、难度上来说,前端显然更容易。针对我 “去高处” 的目标,前端自学深造也更轻松一些。

所以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基调:

找一个正规公司的全职 “前端开发” 岗。

正规公司,全流程有测试的那种。

全职前端,哪怕工资低一点。

五、一发入魂

开始面试后不久,我迎来了第一场面试:

一家外包,给某个国企做外包。

在正式面试之前,我先和外包负责人碰了个头,这哥们穿着一身西装,梳着锃光瓦亮的分头,请我喝了一杯星巴克。

在星巴克里,这哥们给我介绍了他总结的甲方常问的 “面试常见题”,让我有不懂的赶紧查一下,背一下。

好家伙,当时就给我整懵逼了。

里应外合,把甲方当宝整啊……

其实所谓的 面试常见题,就是 vue 的生命周期一类,这些我倒是无需临时抱佛脚。

喝完咖啡,开始面试。

很快我就结束了两轮的面试,顺风顺水。

值得一提的是,二面面试官结束面试时向我介绍了他的学历:

和我同届的本科校友,专业:材料

里应外合校友面试 等多重 buff 的叠加下,这次面试非常顺利地拿下了。

我和乙方一轮讨价还价下来,谈到了 12K/月 的薪资。

严格上来说,这确实是一家符合我最初期望的工作,甲方很正规,岗位也是前端。

但出来第一次面试直接拿下,让我反而有种虚幻的感觉。

因此我决定先缓一缓,继续往下面。

六、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在一发入魂的面试之后,我仿佛陷入了面试的泥沼。

此后我又参与了许许多多印象或深或浅的面试。

武汉万江龙,倒在了技术负责人那一面,原因是技术深度不够。

一家正在做前后端分离的数据服务公司,面完了 CTO 最后杳无音信了,不知原因。

一家刚刚获得天使轮的“邮件APP”开发公司,面试官仔细地给我讲解了一些前端基础知识问题,然后耐心地把我挂了。

某某信服,一二面都很顺利,最后一轮技术面,技术总监问我如何进行开发过程中的协同。这可把我难倒了,平时我和段哥个干个的,可没啥协同经验。挂。

一家位于华中科技大学内部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也是聊完全程之后,没啥音讯了。

以上这些,都挂了。

不过整体来说,这些面试过程中我还是很感谢绝大多数面试官的,人都很 Nice,会仔细引导我、帮我分析我知识面上的缺漏。

总之,那段时间我就白天约面试,晚上回去查缺补漏。

除了以上这些正常的 “面挂” 经历,我还遇到了一些奇葩的企业。

七、员工宿舍楼里的团队

接到一个面试邀约后,我乘坐公交前往面试地点。

让我感到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到达指定地点后越走越奇怪,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写字楼的位置,面前只有一间工厂园区的大门。

和联系人打完电话,他告诉我:

“进入园区大门,往右走,大约100米后在一栋建筑上二楼就到了。”

走到目的地后,我有点懵。

此时,我的右边是围墙,左边是一间两层高、表面破败、还有很多窗户都破了的二层小楼房。

抱着怀疑的态度,我还是尝试爬到了二楼。

楼梯很脏乱差。

爬到二楼后我更懵逼了,因为二楼种结构让我感到异常的熟悉:

一眼望去,一扇门挨着一扇门。

不是写字楼,而是”职工宿舍”一类的建筑结构。

懵逼的我,再次给联系人打了电话。

“到了?等下……”

吱呀!

就在我眼前三米外的一扇门骤然打开,一个胡子邋遢的大哥带着一身烟味儿向我走来:”面试的?”

跟随着大哥进入那间屋子,眼前看到的一切让我感到震惊:

几间 “职工宿舍大小的房间” 通过房门连接起来,内里凌乱地摆放着十几台电脑,房间里烟雾缭绕,烟雾里七八个哥们和一个妹子正在努力工作。

没有会议室,我和胡子哥在机房完成了面试。

按胡子哥的说法是:

公司是一位币圈大佬创办,目前在创业阶段,目标是趁着区块链爆火的风,打造一款虚拟币交易平台。

目前还在创业阶段,后续赚了钱会换办公环境的。

币圈!区块链!

“哦哦哦,了不起!”

“太厉害了。”

在我一番吹嘘之后,胡子哥显得很是受用。

面试就这样在一派祥和之中结束了。

结束之后,我立刻离开了此处,刚下楼就将该公司从 “某某直聘” 联系人中删除了。

我是那种有兴趣在法律边缘游走的人吗?

八、你有兴趣兼职开发吗?

招外包、骗培训我都知道,招兼职我确实头一次见。

六月中旬,天气酷热,我收到了一家稍微有些名气的公司的面试邀约。和柯老师打过招呼后,我顶着中午的烈日,乘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赶往目的地。

到了办公场所后,面试的环境却让我有点 PTSD 了,猛然让我回想起了不太好的经历。

面试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一个开放式的工位上。

四周,一层楼,巨大的开放式办公室里,坐满了一百多个电话销售,正在热火朝天地打电话,时不时还有 “好、很好、非常好” 的欢呼从人群中发出来。

还记得《春哥故事会 06》里那个 “极致创业者” 团队的办公场所吗?

不能说一模一样吧,只能说 “内核一致”

研发被喧嚣围绕。

我和面试官坐在那里,显得格格不入。

面试表现一般,因为面试官挑了一道 easy 的算法题让我来做,猝不及防要考算法的我,虽然得出结果了,不过时间复杂度就一言难尽了。

面试结束后,我乘坐公交车回 W大

在公交车上我就收到了这家公司 HR 的电话。

电话内容非常玄幻:

“您好,您的面试是通过了,但是您面试的岗位被取消了。请问您是否考虑兼职做我们的项目呢?”

Duang!

当时我的暴脾气就上来了。

我请假半天(虽然不扣工资),来去两个小时的车程去面试,感情在这儿等着我呢?把我当猴耍呢?好家伙!

“怒喷 + 拉黑”,就不细说了。

反正这次的经历也让我彻底把这家公司拉进黑名单了。

哦对了,这家公司的名字叫:

尚德机构。

如有冒犯,我还 真是故意的

八、尘埃落定

在漫长的面试,漫长的失败中,我的信心逐渐被消磨,又开始陷入自我怀疑:

“我这几年积攒的肤浅的开发经验、知识,根本就无法达到入行正规公司的门槛吗?”

祸不单行,又传来一个坏消息:

因为我一拖再拖的关系,第一个面试通过的外包职业,也丢掉了。

此时,我的面试旅途仿佛走到了一片泥沼。

于是我又投了一大批简历,这一次我心一狠,一些更出名的公司我也硬着头皮投了。诸如 “旷视”、“海康威视” 等之前我不太敢想的公司。

最让我感到自己大胆的,是投给了 “360”。(是360又不完全是360,后文细说)

我 —— 在外包的最底层摸爬滚打的老狗。

360 —— 互联网时代的明星。

我和360的距离,就像村头老王和周杰伦的距离。

但是!(剧情反转永远需要一个“但是”)

只隔了一天,我就收到 “360” 的电话面试邀约。

电话面试我答得应该不算特别顺利,主要问到了我的项目经历、一些前端基础知识、一些简单的算法、浏览器渲染过程、工程化相关的内容。

然后面试官就问我:

“什么时候方便线下见面聊聊?”

我一听?嚯!有戏?这可是 “360”!!

择日不如撞日,于是约了当天下午两点。

到达面试地点后,一位头发蓬松,稍微有些黑眼圈,穿着轻松随意的老哥接待了我。老哥说话特别随意:

“其实吧,我想了解的电话里都了解差不多了,咱俩再简单聊一聊吧。”

一面结束后,紧接着是二面。

二面也还算顺利,和二面面试官互留了微信。

然后便陷入了一段等待期。

这期间我的老板找过我一次,看我面试不顺,问我要不要考虑还是留在 W大,之前的承诺还是有效。

我:“老板,我还有个 ‘360’ 的面试还没结果,我想再试一试,过几天再给您答复吧。”

过了一天,”360″ 的三面来了。

一通来自北京的电话面试,当时我正在公交车上,接到电话后说明了情况,立刻从一个完全陌生的公交站窜下车,在街道边找了一个还算安静的角落,开始了这次面试。

又过了一天,HR 的电话来了。

HR:”您这边面试通过了,请问您愿意来我们公司吗?”

我:”你们可是360!我肯定愿意啊!”

HR:”那个……我们不是 360,我们的全称是 360企业安全,是 360 的兄弟公司。”

后来这所公司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叫作”奇安信”。

就这样,在我给自己定制的最后的死线到来之前,我如同遇见神迹一般地获得了 “360企业安全” 的 offer

而且,不是外包。

你相信光吗?

我相信。

在2018年夏天,空气沉闷的午后,密布乌云的天空仿佛突然裂开了一道口子,有光从那口子里倾泻而下。

九、回响

“360” 和 “360企业安全” 是两家公司。

但是在当时,它们对于我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它们都是优秀的、正规的、充满卓越人才的大公司。

这可能就够了。

距离我初次萌生 “转行程序员”,相隔大概三年。

三年之前,我心中所滤的,是 “如何入行”

至于 “入职一家有规模有名气的大公司”,那是我只有闭上眼睛才会去假象的场景。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三年之后,经过不停地摸爬滚打,经历了迷茫彷徨之后,我终于成功获得了这样一张离开泥沼的车票。

冥冥之中,似有神意。

十、离开与前路

W大

段哥依旧每天开着 宝马3系 上下班,住着二环内 130 平无贷款的房子。

每个赛季的 炉石传说 段哥都会上传说、农药 都上王者。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和老婆一起双排打游戏。

从此时再过三年之后,段哥依然重复着这样神仙一样的时光。

老板带着他招聘的新员工,还在忙碌着 W大 教育信息化的新系统与新需求。

我一直在 W大 工作到了新公司入职的前一天,完成了工作交接,推介了新的劳务派遣人员。

离开 W大 信息化办公楼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

天空湛蓝,天高云淡。

我走在 2018年 7月 21日下午的校园小道上,正准备去迎接全新的生活。

(《春哥故事会》 主线,终。)


后记

主线终结,可能偶尔有番外。

本系列故事到这里了。

后续的故事,因为种种原因不方便继续讲述。

不过我还在继续努力着,尽管生活方向的重心又有了一些偏移,却不曾忘记自己的初心。

后续可能还会不定期有一些 “番外”,讲一讲零碎的有趣的经历,大家可以关注我、或者关注文章结尾的专栏。

谢谢大家,再会~

本章说

我是春哥
大龄前端打工仔,依然在努力学习。
我的目标是给大家分享最实用、最有用的知识点,希望大家都可以早早下班,并可以飞速完成工作,淡定摸鱼?。

你可以在公众号里找到我:前端要摸鱼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