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 Redis | 不多说了,这就是 RDB 快照

【摘要】 所谓的快照,就是记录某一个瞬间东西,比如当我们给风景拍照时,那一个瞬间的画面和信息就记录到了一张照片。

虽说 Redis 是内存数据库,但是它为数据的持久化提供了两个技术。分别是「 AOF 日志和 RDB 快照」。

这两种技术都会用各用一个日志文件来记录信息,但是记录的内容是不同的。

  • AOF 文件的内容是操作命令;
  • RDB 文件的内容是二进制数据。

关于 AOF 持久化的原理我在上一篇已经介绍了,今天主要讲下 RDB 快照

所谓的快照,就是记录某一个瞬间东西,比如当我们给风景拍照时,那一个瞬间的画面和信息就记录到了一张照片。

所以,RDB 快照就是记录某一个瞬间的内存数据,记录的是实际数据,而 AOF 文件记录的是命令操作的日志,而不是实际的数据。

因此在 Redis 恢复数据时, RDB 恢复数据的效率会比 AOF 高些,因为直接将 RDB 文件读入内存就可以,不需要像 AOF 那样还需要额外执行操作命令的步骤才能恢复数据。

接下来,就来具体聊聊 RDB 快照 。

快照怎么用?

要熟悉一个东西,先看看怎么用是比较好的方式。

Redis 提供了两个命令来生成 RDB 文件,分别是 savebgsave,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在「主线程」里执行:

  • 执行了 save 命令,就会在主线程生成 RDB 文件,由于和执行操作命令在同一个线程,所以如果写入 RDB 文件的时间太长,会阻塞主线程
  • 执行了 bgsava 命令,会创建一个子进程来生成 RDB 文件,这样可以避免主线程的阻塞

RDB 文件的加载工作是在服务器启动时自动执行的,Redis 并没有提供专门用于加载 RDB 文件的命令。

Redis 还可以通过配置文件的选项来实现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执行一次 bgsava 命令,默认会提供以下配置: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