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系
域: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即取值范围) 笛卡尔积:域上的一种集合运算。结果为一个集合,集合的每一个元素是一个元组,元组的每一个分量来自不同的域。 基数:一个域允许的不同取值个数。 笛卡尔积的基数:每个域不同取值的个数的乘积,或者说元组的个数 关系:域的笛卡尔积的子集叫做在域上的关系,域的个数叫做关系的目或度。(即列数,属性的数目),注意广义上的笛卡…
关系
-
域: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即取值范围)
-
笛卡尔积:域上的一种集合运算。结果为一个集合,集合的每一个元素是一个元组,元组的每一个分量来自不同的域。
-
基数:一个域允许的不同取值个数。
-
笛卡尔积的基数:每个域不同取值的个数的乘积,或者说元组的个数
-
关系:域的笛卡尔积的子集叫做在域上的关系,域的个数叫做关系的目或度。(即列数,属性的数目),注意广义上的笛卡尔积一般不能称为关系,因为存在无效的数据。
-
关系:表
列:属性
行:元组
-
候选码: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示一个元组,而其子集不能,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
主属性:候选码中的属性都称为主属性,注意:主属性非空。
-
非主属性:候选码之外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
全码: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是这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
-
主码:从候选码中选取一组能唯一确定一个元组的属性组作为主码。
-
三类关系:
1)基本关系:实际存在的表,是实际存储数据的逻辑表示
2)查询表:查询结果对应的表
3)视图表:由基本表或其他视图表导出的表,是虚表,不对应实际存储的数据。
注意:关系数据模型中的关系必须是有限集合。
关系的每一个列必须附加一个属性名,属性名不能重名,这种方法取消了关系属性的有序性。
-
① 列是同质的(Homogeneous):每一列中的分量来自同一个域,是同一类型的数据
② 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
-
其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
-
不同的属性要给予不同的属性名
③ 列的顺序无所谓, 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④ 任意两个元组的候选码不能相同:相同就不是候选码了
⑤ 行的顺序无所谓,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⑥ 分量必须取原子值(不允许表中套表)
-
关系模式
-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是静态的、稳定的
-
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指后边的那个关系
-
关系模式的形式化表示:
//关系模式
R(U, D, DOM, F)
R 关系名
U 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
D 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
DOM 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
F 属性间的数据依赖关系集合
//可以简记为
R (U) 或 R (A1,A2,…,An)
R: 关系名
A1,A2,…,An : 属性名
注:域名及属性向域的映象常常直接说明为属性的类型、长度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