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想明白的一个情绪bug

来新公司半年了,说没有感触那是假话,情绪起起伏伏,尤其最近经历过几个特别着急的需求,感觉自己都得抑郁症和焦虑症了。好几天晚上都没睡好,并且满脸长痘。

昨天到3点才睡着,因为需求催得紧迫,一直处于思想战斗的过程,突然思想开窍,乐观地想往往经历过痛苦才能成长,把它看成生活中的bug,必须想办法解决,解决这种悲观思绪。

我去查找了一些书籍,这是什么现象,因为自己想不明白,哈哈,如果想明白了就没这些事情,原来,这是自己的情绪还是“幼婴”阶段,抗压能力弱的表现。

哈哈,以后谈论thone公司的收获,可以说收货最大的是抗压能力,因为疾慢如仇的文化,所以干工作就像打仗,一波结束一波又来,确实有一小阶段是抵触的,但是让自己活在这种痛苦状态中,这样不但整个人幸福感降低,别人也很容易感觉到我的焦虑和低气压,也容易感染旁人,外界的评价也容易降下来。所以必须想清楚这件事情,并且找出解决办法。

认真考虑了下焦虑的来源有:

  1. 未来不确定性
  2. 未完成的事项
  3. 担心身体状况
  4. 被迫干的
  5. 同事少,需求多,改需求频繁
  6. 干活工具

最近我只知道抱怨和问题,并没有去梳理自己,今天想想办法来解决以上焦虑。

  1. 对于未来的事情,应该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只要每天能保持好心态,肯定能收货一点知识,就是1个知识也是收货。

  2. 对于未完成的事项,按照自己的节奏干,哈哈,公司总不可能逼死人吧。尽管这次的不切合实际的需求,那最终也是可商量的。

  3. 好心态就能有好身体,中途出去转5-10分钟,定闹钟执行。

  4. 经历过几次也该知道此领导和PM的手段,先淡定听着就好,需求来了不要立马干,隔一天再干,避免需求经常变化,不能完成的,慢慢地说明原因。

  5. 这个没办法,只能自己找简历试试,把它当成一种体验

  6. 清理这种消极思想包袱,以后在每个需求中总结技术和其他问题(比如如果自己是PM,怎么做这件事),要有思想前置的习惯。

每天晚上列出第二天要干的清单,包括:

  • 立马要做的
  • 可能要做的
  • 不能够立刻做的

然后把这些事情再估量下完成的时间,先把10几分钟之内的事情先干掉,然后再去做更大的。

我定义公司几种需求:

  1. 战略型需求 (紧急,不管用不用)【立马要做】

  2. 不成熟需求 (不一定会用,只是阶段性想法)【按部就班的做】

  3. 可拖延型需求(会用,不紧急)【可不立刻做】

当然列清单写出来比在大脑中列好,不过这个尽量坚持吧。

当很累的时候,就出去散步或者跑步, 身体才是第一位呢。

当悲观情绪来临时,也可以听听歌或者看个电视剧或者刷抖音,转移注意力。

乐观地看这件事情,自己看过很多心理学书和励志书籍,但是看过不一定会,还是要在生活或工作中触碰到那个点,才算真的是自己的东西。哈哈,成长本来就是痛苦的。

细想起来,这事情很简单,思维切换,沉甸甸的心理就容易立马放下。

不过,今天看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解决焦虑最重要的就是要自信乐观。这个是重中之重。

以后抱怨一次,在表格上给自己记录一个黑点。

我的情绪能稳重才是最终的结局。当然要成为big girl,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以上是我从感受到输出的结果,希望自己不要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action!action!actio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