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写技术方案,用来记录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积累实践经验。却已经很久没写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过程和经验总结.
大家爱看的是对提升自己有用的,比如面试大厂的八股文经验,比如troubleshooting的经验分享,我也一样,最好是看了几篇文章就能和大神们一样无所不会,非常酷。而且呢,他人的人生思考和经验总结,看了可能没有一点用,无法依此获得更多钱,就像每个人从小都听过很多道理但是有用的太少,因为生活境遇和经历几乎都不同,不可能像代码一样跨平台依然可以通用。
虽然无用我还是要写一下。
- 这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我想记录下来,理清在脑海中的几个选择,找到方向。
- 技术/工作 都不是 生活/人生的全部,我应该在工作之余花点时间梳理这段时间做的事情和想法。
- 周末找点事情做以至于不会太空虚。
选择大于努力
最近这句话在脉脉很流行,互联网释义就是年轻时加入一个独角兽公司拿到股票期权,随着公司的发展上市几年内就实现财务自由。
这样的机会在哪里,我不知道(有一种想法是关注最新的融资信息),但即使在我眼前,我也不一定能把握住。选择很重要,我大多数时候是通过现有的经验来选择一个多方面最优解,有些情况下,是跟随直觉去选择,没有多加考虑的。
前段时间有点迷茫了,无法确定要做什么事,不过,现在知道了并感谢有这些机会。
碰巧也看了张一鸣发文卸任CEO,那篇文章现在看仍心生敬意,我把图片贴在文末。开头,就点明了主旨:要聚焦远景战略等长期重要的事情,那人生是不是也需要OKR,给自己定一些短期的长期的目标,拆解目标来实现。然后,他回顾了创业历史,就是顺应时代潮流和技术潮流,感知到即将带来社会变革的新技术。VR,生命科学等。接着未来的计划,专注于学习知识、系统思考、研究新事物,动手尝试和体验,以十年为期,为公司创造更多可能。还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和生活本身。
乔布斯传也写到。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否则你就生活在他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声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其实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也就是说要接受自己存在的问题,强迫症脾气差等。避免过度的在意外界的期望、尊荣、对尴尬和失败的惧怕,遵从内心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
技术成长
17年本科毕业,从事开发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回顾从一开始学SSH框架SSM框架,各种前端js框架展示层框架,再到微服务,并发编程,JVM知识,然后是极客时间,跟着上面的教程深入中间件,这一路也是大多数程序员都经历过的,潮流技术与面试需要的路子。在即将5年经验的时候,我也应该探索下一阶段的技术成长方向了,有个同学说过3年以下打好基础,5年开始就需要看有没有拿得出手的项目/作品了,因为可以选择深入的方向非常的多,我把深入学习的方向锁定在几个方向。依照学习的优先级。
- 分布式任务调度中间件源码,powerJob之类,powerJob的源码设计的非常好,写的非常棒,而且注解丰富,可以在工作中积累时间经验,解决生产环境的问题。
- 流式计算平台kafka,依赖此契机,探索大数据方面的流处理,TB级别数据存储等
- 算法和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
乔布斯的理念中产品是结合技术与艺术的产物。写代码也是如此,我不希望别人看了我的产品认为作者有懈怠和怠慢的态度,强迫症患者的追求了吧,故也在实践设计模式、领域建模DDD等等,希望写出大家都易于看懂可维护性强的代码。
出国/学英语/考研/考公
这几个topic,感觉都是很重要,为啥把技术成长的选择放在第一个说,只是因为现状就是如此,我必须掌握新的技术来完成公司的tasks。
这边应该有个表格来对比出国工作/出国读研/考全日制研究生/考MEM在职研究生/考公,
实现成本 考全日制研究生 ~ 考公 > 出国工作 > 考MEM在职研究生 > 出国读研
快乐值 考公 ~ 出国读研 > 考全日制研究生 > 考MEM在职研究生 > 出国工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社会的进步会让地球越来越小,地球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像吧,但是又惧怕新事物和过渡期,害怕没有国内的种种便利,目前的生活也让人满意,没有很强的动力去适应一个新的生活环境。
可以先尝试一下学习英语,现在越来越意识到英语在应用中的重要性,1.如果能轻松看原版的技术手册,技术提升会更快一些吧。2.使用英语也是不枉费从小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吧。英语还是要在平时多用起来,当作一个工具就好。
不能因为害怕犯错而选择不做,花费一些钱或者时间,得到很多东西,比如经历和教训,记得总结和复盘,今后避免(写这个博客就是为此目的)。
选择城市
工作过的城市,个人的感受,仅供参考。
- 南京:公共设施好,医疗条件好,工作机会不多,房价有点高了,如果买了房还是有点压力的。
- 常州:公共设施还行,医疗条件一般,工作机会非常少,房价有点高了且未来不看好,但是可以住家里不用租房,在不追求钱和昂贵生活的前提下也不错。
- 北京:啥都要摇号,其余好像无可挑剔了,医疗条件好,工作机会多。
- 合肥:城市基础设施不太行,医院不友好,本地人有优越感。政府重视互联网,给予很多补贴,未来互联网发展看好,房价不错,租房买房都不贵。
衣食住行四项目,我认为只有住也就是买房租房有一定差距,其余都差不多,北京无法开车其余都不限制牌照。气候来说北京干爽最佳,其余差不多,雨季闷热,冬季寒冷。
在年轻的时候想要多赚钱就倾向于根据工作机会来选择城市,退休了,会更考虑气候和医疗。
身体管理
健身计划:每天中午散步,减肥。
早睡早起,避免劳累,写代码时站着和坐着交替
多吃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选择自助餐。
工作
曾经有技术追求的,想用代码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并且可以从代码中获得乐趣。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钱是身外之物,跟自己说不要患得患失,所以把这个topic放的比较后。工作多年后,发现不得不为了工作需要业务需要而妥协,
聊聊其他的
TO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