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在线广告基础

本文将主要介绍互联网广告的一些基础概念和背景。对于一种技术或者产品来说,首先要知道其产生的背景,其次要知道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两点很重要,因为隐藏在这两点之后的思维逻辑很重要,可以说在任何时代背景下都可以适用。具象的东西,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过时,但其形而上的思想和理论不会过时。

与传统广告不同,在线广告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人群投放为目标、以产品为导向的技术型投放模式。这为广告主和媒体提供商找到了规模化变现手段。所谓的规模化变现,吴军曾在《浪潮之巅》里提到过 Google 的广告系统,实际就是一部 24 小时工作的自动印钞机。

基础观念

在线广告中,虽然用到了搜索和推荐技术,但不完全等同于这两者。广告首先是一种商业活动,然后才是在计算机技术支撑下的需要技术优化的商业活动。在这种商业活动中,广告主、媒体(有用户、流量的平台)、用户的利益都需要被考虑和满足,三者之间是一种博弈关系,只有三者之间达到动态平衡,才能让整个市场不断发展。

广告中的大数据

在推荐系统、计算广告中,需要用到每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定制化推送,这种应用无法只采集部分数据就得到结论,而是需要采集几乎每个人的数据来得到结论。因此,广告的计算问题就是典型的大数据问题,在这种场景下,传统的计算架构和数据仓库已经无法满足计算需要,而是需要 Hadoop 等计算设施和 NoSQL 的大数据存储技术来支持。

广告系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有几点特别值得关注:

  1. 为将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转化为有商业价值的数据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2. 产生了很多数据加工和交易的产业链,盘活了一批上下游系统。例如:部分人群包、标签可以从第三方公司购买;
  3. 产品逻辑比个性化推荐系统更加复杂和周密;

简单贴一个推荐系统的架构图,以供参考:

image.png

什么是广告?

《当代广告学》中,给广告给出了定义:广告是由已确定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的,通常是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这个定义里面,出资人、媒体、受众这三者的利益关系是广告活动的主线,将贯穿于商业和产品形态的整个演进过程。

广告的目的

广告的根本目的是广告主通过媒体达到低成本的用户接触。进行用户接触的目的,就是使得其中的潜在用户可以选择广告主产品的几率增加,或者潜移默化地使用户形成对于产品的好印象。在互联网环境中,广告的本质没有变化,但是由于大量效果需求的产生,广告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灵活,比如:软文、小说广告、游戏试玩广告、激励视频广告等,本质都是付费的信息推广。因此,可以说,一切付费的信息、产品或服务的传播方式和方法,都算是广告。

互联网广告的技术特点

  1. 技术和计算导向。传统广告无法规模化定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太高,而在互联网时代,受众定向却有先天优势,借助大数据的挖掘算法,可以很容易地将广告定向投放。
  2. 效果的可衡量性。在线广告在投放过程中,可以记录每个广告的投放日志,这样可以很方便地从日志中提取有效信息,用以分析投放效果。
  3. 媒体概念的多样化。随着互联网产品的发展,从 PC 到移动端,因为产品形态的不同,对于广告转化的距离也就不同。在投放时,选取何种媒体进行投放,也是广告主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4. 数据驱动。这一点尤为重要,当今互联网产品运作的基础就是对数据的深入加工和处理。只有能够进行规模化、自动化的数据处理,才能实现自动印钞机的全速运转。

核心问题

计算广告的核心问题,是为一系列用户与当前环境的组合找到合适的广告投放策略以优化整体广告活动的利润。这个定义里面的重点,是关注整体利益,也就是整体的最优解,而不是关注某一次投放是不是最优。

文章最后记录一点题外话。这一系列文章,计划是先介绍业务、后介绍技术。技术方向包含前端技术、数据挖掘相关,前端技术又可以进行细分(跨端、搭建系统、node技术、VR、可视化等等),都与广告相关,也都能进行独立的深入挖掘。技术人最大的价值,是应该想着怎么把先进的技术转变成生产力,用以服务普通大众。互联网产品的崛起,不止有先进技术的推动,还应看到每一个普通用户的力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