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春招结束,成杰收获了4、5份offer,有家乡省会的国企信息技术中心,新一线大厂,北上广的头部互联网公司,就连老家做生意的表哥知道他毕业也让回去帮自己经营那个几十个人规模做政府项目的软件公司。
成杰从小学习成绩优秀,但从农村一路走来,周围接触到的都是同学,关于选哪个offer好,是一点思路也没有。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人能帮助自己,就是去年参加学梦网暑期实习计划时,在公司带自己的师兄——春雷。在公司时春雷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生活经验上都给了自己很多指导,成杰充满感谢,这半年多也一直保持联系。想了想,成杰就约春雷出来一起吃饭,说有问题想请教师兄。
成杰那一届入选进来的实习生都很优秀,两个月的实习中跟公司里的师兄们都处得很好,再加上公司有意让春雷、雷神这些师兄跟实习生保持联系,所以大家经常互动。春雷收到消息之后,想想最近安排挺紧张的,就约了周五晚上,公司附近一家餐馆见,反正成杰马上快毕业了,平时也没啥事,让他多跑段路。
知道学梦网发展迅速,春雷、雷神这些去年的实习生师兄们都晋升了技术经理,肯定很忙,见面之后成杰也不绕弯了,就把自己的几个offer,还有没有选择思路的问题跟春雷说了,让春雷给提点建议。春雷自己经历丰富,也走过很多弯路,尤其对着面前这个优秀的小师弟,也很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边吃边聊,讲了很多。
春雷的建议最核心的就是两条:
第一是选大厂。春雷跟雷神、小J、老白、魏爷等几个同事平时交流过这类话题,这个是大家一致的观点。不管是对新人投入的资源,刷简历,还是业务视野宽度,大厂都是无可比拟的。对研发人员来说更是如此。
另外,现在互联网行业的研发大部分都是紧贴业务,在基础设施之上快速构建业务工程支撑业务,在大厂可以从部署、运维、中间件等狭窄的领域解脱出来,专注到业务、架构、项目、流程这些互联网行业的核心问题上面。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嘛。很多小公司出身的人,从中间件部署、问题修复,到代码发布、docker部署啥都搞,看起来啥都懂,实际上都是机械经验的积累,没有真正的技术壁垒。
第二是选城市。年轻时尽量选大城市,挣钱多,即使消费高,剩下的也多;见识广,行业盘子大,交流机会多。搞应用技术,随时跟踪了解大家在做什么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春雷、成杰这些走前端研发路线的码农来说,一个框架刚兴起2年,可能就被后浪拍死。成杰毕业之后的3~5年都将处于个人技术能力快速成长的阶段,一定要让自己站在业界的潮头。
成杰听完之后思索了一会儿,问春雷:“我拿了Z厂的offer,但他们的HR说,我可以自己选择就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如果我接了Z厂的offer,你建议我选哪个城市?”
春雷说:“这样的话,我建议你选杭州。”
这有点出乎成杰的意料,按照前面两条建议,他以为春雷会让他选北京,既然是Z厂的总部,又是一线大城市。
看成杰不太理解,春雷又讲了另外一个逻辑。
当工作5年之后,30岁左右的时候,会面临结婚落户生娃的问题,那个时候一线城市不是很好的选择。就拿春雷自己来说,毕业之后在北京干到30岁,大厂小厂都待过,却没有哪家能帮他解决户口问题。当时除了毕业之后进央企拿落户北京的指标之外,没有其它任何渠道。春雷在30岁的时候生下了第一胎,开始规划孩子上学的问题,就是那时才猛然发现,除了企业多、工作好找之外,北京对人才其实很不友好。跟同学、朋友聊过之后发现上海、深圳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有一个在杭州的人各方面都很不错。
于是,春雷花了一段时间搜集各种数据,从A股上市企业数量到互联网融资案件,从招聘公司的工程师岗位招聘人数到创业公司热度,发现杭州都是个综合来看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于是春雷跳槽到了杭州的A厂,工作几年解决了买房、落户、孩子上学等一系列问题之后,这才又跳出来加入学梦网。
成杰不太理解,“师兄你查那些上市企业数量之类的做什么?”
春雷知道这个东西应届生是没有感觉的,就详细地解释起来。
互联网行业做得好不好,取决于两个因素,资本、人才。一个地方的民营企业越活跃,民间资本越密集,对互联网这种新兴行业投入就越大。互联网行业中的关键岗位就是工程师、产品、运营,只要这些人才多,加点资本就能把公司立起来。大厂都是从创业公司成长起来的,创业公司越多,出现独角兽的可能性越大,这个地方的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就越好,坑位就越多,找工作当然就越容易。说到这里春雷反问:“你没想过能在一家公司干一辈子吧?”
成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理解了。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优秀的自然环境,互联行业的工作又好找,就笑着说:“怪不得师兄你要生二胎了。”
春雷哈哈大笑,“干这行的都有点梦想,希望哪天自己也干出一家上市公司来,实现财富自由,但首先得把后方安顿好才行。”
成杰又想起另外一个问题,“师兄你觉得我家乡省会那个国企的信息技术部怎么样?”
春雷皱起眉头问了一句:“你们家有在那个系统工作的人么?”
成杰明白他的意思,叹了口气,说:“没有。”
春雷知道他理解自己了,顿了顿就说:“我刚毕业时,一心想挣两年钱回老家,在北京干了几年之后,觉得那边也挺好,后来选择来了杭州,觉得这里也不错。现在想想都比老家好。”
看成杰不太理解,春雷就说:“对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钱是关键问题,哪里好挣钱往哪里去。挣钱安家,把老人接过来享受更好的生活,让子女有更高的起点才是正道。回去之后就算天天守着又能怎么样?过日子无非是柴米油盐,挣不到钱,凑一块就天天搞家庭矛盾吧。”
说到这里,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往事,春雷有点走神。
成杰终于想通透了,对春雷充满感激,这种人生重大选择上有相似经历的过来人可以帮忙指点的感觉太好了。端起一杯啤酒,说:“师兄,我先干为敬。”
春雷回了回神,哈哈一笑,也仰头干了一杯,仿佛又回到了刚毕业时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