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X日志型文件系统之创建日志型文件系统

温故:

        日志型文件系统把它的空间划分成许多大块,这些大块称为分配组(Allocation Group,简称 AG)。每一个分配组都包含着 i 节点和数据块,这样就能够使i 节点和数据块分散在整个文件系统中,使得i节点的存放位置和它指向的数据块位置在物理上尽可能靠近一些,以提高访问磁盘的性能。

        对于经常被顺序读写的文件,在一个分配组中给它分配连续的数据块,而在一个目录中,对于经常被一起访问的文件,把它们的数据块和目录的i节点分配同一个分配组中。几个例子:就像我的电脑,我会把常用的文件都统一放置在一个大目录下面,然后在这个大目录下面将每次需要配合使用的文件按顺序的排列下去,避免到处去找。

        如果对上面的内容有兴趣,可以去看我的文章《AIX日志型文件系统之分配组

知新:

        之前讲了很多日志型文件系统的相关内容,今天讲一个简单的知识点:如何创建日志型文件系统。

        在创建新的文件系统之前,首先要明确你要创建的是JFS还是JFS2。JFS是常说的日志型文件系统,JFS2是增强型日志文件系统,这个要看实际需要。

1、输入“smitty  fs”进入smit 工具

2、选择第三项“增、改、删、查 文件系统”

3、选择要创建的文件系统类型

直接输入“smitty  jfs”也可以进入到这一步 

4、选择是在已存在的逻辑卷上进行创建还是在创建文件系统的同时创建新的逻辑卷

 

接下来分别演示两种方式的不同

1、如果选择在创建文件系统的同时创建新的逻辑卷的话,接下来是这样的:

选择所属卷组

​ 填写文件系统属性

 可以查看到 挂载到 /mn的文件系统已经存在

 执行挂载命令

查看,已经创建成功

 

2、如果选择在已存在的逻辑卷上进行创建的话,接下来是这样的: 

 填写文件系统属性

​ 查看是否有空闲的LV,这里使用的是/dev/mb

挂载并查看文件系统,已经创建成功

​ 

拓展:

     下面的内容是对创建文件系统时所需属性的讲解​   

        在”MOUNT POINT”栏中输入文件系统的安装点,也就是一个带全路径的目录名,如果输入的目录不存在,则会自动建立一个新目录。安装点不—定必须是个空目录,但是—旦文件系统安装到该目录下后,则该目录下原先所有的文件都变得不可见或者暂时不可用。
“Mount AUTOMATICALLY at system restart?”栏是指每次系统启动时是否自动安装该文件系统,如果选择 yes,则在每次系统启动时会自动安装该文件系统,默认是 no,表示不会自动安装该文件系统,只能通过手工方式安装。
在”PERMISSIONS”栏中指出文件系统的权限,有两种权限∶read/write (可读可写)和 read only(只读),默认是 read/write,表示可以读,也可以写。
在”Mount OPTIONS”栏中指出与安全有关的安装选项,有两种可选项∶ nodev 和 nosuid, nodev 指防止打开设备的系统调用,nosuid指防止执行一个有setuid 和 setgid系统调用的程序。
在”Start Disk Accounting?”栏中选择是否对这个文件系统打开磁盘记账功能。

        在”Fragment Size(bytes)?”栏中输入碎片的大小,单位是字节,默认是 4 096 字节,使用 4 096 字节是为了和 AIX 版本 3兼容,为了节省磁盘空间,最好设置该值小于4 096字节,一般设置碎片大小为 512 字节。

       在”Number of bytes per inode?”栏中输入 nbpi参数,单位是字节,默认是 4 096 字节。

在”Allocation Group Size(MBytes)”栏中输入分配组的大小,单位是 MB,默认是 8MB。

如果有人对最后这两项“nbpi”和“分配组”不了解,可以看看我的上一篇文章《AIX日志型文件系统之分配组》和《AIX日志型文件系统之i-node节点的价值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